---
**一、马来西亚原始点公益团队概况**
1️⃣ 成立背景
• 由李友兴、周丽缘夫妇牵头成立,是马来西亚首个经 台湾原始点医疗基金会 认证的公益推广中心。
• 2015年正式设立永久会所,摆脱早期借用村委会场地的困境。
2️⃣ 核心特色
• 纯公益性质:所有服务免费,坚持“视病如亲”原则。
• 标准化运营:台湾基金会协助制定服务流程,包括重病关怀、案例追踪等制度。
3️⃣ 社会贡献
• 举办超千人讲座(如2015年吉隆坡精武体育馆演讲),推动原始点全球传播。
• 获评全球同学网赞誉:“全球原始点公益团队标杆”,以 干净、纯粹、平等 的服务精神著称。
---
**二、李友兴、周丽缘夫妇**
1️⃣ 个人背景
• 周丽缘:律师出身,擅长组织与法律事务;李友兴:实干型领导者,专注手法教学。
• 多次赴台湾学习原始点最新理论与手法,获张钊汉医师亲自指导。
2️⃣ 公益实践
• 家庭案例:用原始点成功调理父母疾病,成为团队典范。
• 经典案例。马来西亚团队以纯朴务实、知行合一的风格,创造了多个震撼性康复案例!
3️⃣ 精神内核
• 三原则:法服(规范操作)、法言(严谨传播)、德行(无私付出)。
---
**三、团队核心理念**
📌 延伸阅读:
• [马来西亚团队开幕纪实](http://cch-foundation.org/content/?1518.html)
• [2015年讲座视频](http://www.51ysd.club/zhysd.org/blog/2015121552916.html)
💡 金句:
“公益不是口号,是每一天的平等与真诚。” ——李友兴夫妇(文档5)
#原始点 #马来西亚#公益 #李友兴#周丽缘 #非药物疗法 #健康自主
地址:解放路89号星河商务大厦负一楼素清香有机素食馆 / 拱宸社区阳光老人家二楼
---⭐️⭐️⭐️---
原始点的生命力,在于将严谨的医学逻辑转化为普世的生活智慧! 🌱
核心主题:教育与公益的双轨实践
- 定位清晰:马来西亚团队将原始点定位为教育平台而非医疗机构,通过签署同意书、免责声明规避法律风险。
- 文化塑造:倡导"以病为师"理念,消除学员依赖心理,强调自我康复与热能管理(如姜汤、温敷的个性化应用)。
马来西亚周师姐分享了推广“原始点”疗法的经验,着重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疗法帮助学员实现康复,从中看到希望。
他们分享了教育平台的定位、学员管理和急救演练,面对推广过程中的挑战,如规范化操作和保护权益,通过签署同意书等方式解决。
还提到了通过教育让学员了解到传统医学外还有其他选择的重要性。
强调了团队凝聚力和义工服务质量的提升,包括提供生活化建议、增强学员自信的实际案例分享,以及持续学习和调整的重要性。
对话讨论了原始点医疗保健的实践与教育方法,强调了在为患者服务前,必须确保签署同意书并详细解释内容和服务性质的重要性,突出了教育交流而非医疗行为的核心。
马来西亚学长还分享涉及了处理患者猝死事件的法律和道德责任,以及在推广医疗时应对突发状况和规避责任的策略。其中教育被高度评价,包括基础班和系统学习,以提升志工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此外,大家还讨论了急救和热能兼顾的必要性。整体上,经验分享关注于如何有效推广疗法,支持学员和义工,以及面对挑战的策略。
后面强调了教育、同意书、诊断能力、患者关怀与保护措施在实践原始点医疗中的关键作用。
2025.4.23 中马原始点杭州交流分享 文档
---⭐️⭐️⭐️---
在多年的义工推广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周学长:我在前线推广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学员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并正确、如理如法地运用原始点的方法。许多学员对原始点一无所知或者只有一知半解,其中一些病情严重的学员甚至已经得到医生的放弃,他们怀揣着康复的希望找到我们。
---⭐️⭐️⭐️---
面对只想来按推而不落实原始点方法的学员,你们如何处理?
我们始终定位在一个教育平台上,尽己所能地通过教育方式让学员了解除了主流医学之外,他们还有原始点这一选择。对于只想来按推的学员,我们也不会执着于他们的想法,而是尽力提供帮助,因为我们的责任是通过教育推广一种医疗保健方法,让学员有机会了解并运用原始点。
---⭐️⭐️⭐️---
如何塑造和推广原始点文化的逻辑?
周学长:我们将自己视为教育平台,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以病为师,让学员成为我们的老师。通过塑造这样的文化,前线遇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员,无论他们是否理解或接受原始点,都尽力提供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自身拥有康复的力量,而非过度神化原始点。
---⭐️⭐️⭐️---
按推手法在学员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
周学长:按推手法对于学员教育非常重要,它像一个入门,让学员在没有理论根基的情况下也能立即感受到身体状况的改善,从而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原始点。通过实践操作,学员可以直观体验到原始点的效果,进而加深对其内在自愈力的认识。
---⭐️⭐️⭐️---
对于无法调整心态面对学员并提供帮助的情况,有何建议?
周学长:如果无法调整好心态,认为学员什么都不懂又要服务他们,推广之路可能会较为艰辛。我们应该抱着不分别、不执着的心态,尽己所能去帮助每一位学员,这样对身边的人而言,我们的帮助才是更大且有效的。
---⭐️⭐️⭐️---
[图片]
---⭐️⭐️⭐️---
在疫情期间,为什么急救部分在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遇到过需要进行急救的情况?
周学长:因为新冠导致大家免疫力下降,且打过疫苗后体质变差,心脑血管疾病频发。在紧急情况下,如发生猝死等状况,现场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避免病情恶化。
我们曾遇到过一次猝死事件,在驾驶盘操作时,一位参与者腿部疼痛按推后突然昏倒,通过紧急按推背部、头部并进行大幅度(按推)急救,在5分钟内使其恢复意识。
---⭐️⭐️⭐️---
在推广点工作时,如何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以保护自己和学员?
周学长:我们会在整个流程中让学员签署同意书,并针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告知。同时,对于部分学员(调理),我们会明确告知并获取其同意,确保整个过程符合当地法律要求,全程录音录像存档,以备意外发生时作为证据。
---⭐️⭐️⭐️---
如何向学员普及教育并确保他们理解原始点疗法的原理和重要性?
周学长:在推广前会进行20分钟的宣导,分享基础概念,无论学员是否首次参加,都需要重新阅读并签署免责声明。我们会强调这是公益活动,可能按推后会有不适感,但坚持让大家了解并落实按推后的保养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
对于不配合治疗的学员(患者),志工如何处理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周学长:虽然志工面临困难,但仍会耐心服务并进行交流。对于反复强调无法落实医嘱的学员,虽会给予机会,但不会无原则地配合,因为深知只有同时落实医保健方法才能有效改善病情。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采取善巧方便的方式引导和帮助他们,避免直接冲突。
---⭐️⭐️⭐️---
善巧方便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什么?
周学长:我们会要求学员(患者)每天记录一周的记录表,包括饮食、运动、温敷等细节,并强调如果他们不配合记录,就无法针对其作息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对于不配合的学员患者,我们会逐渐引导他们理解配合的重要性,若仍不配合,则需考虑让其他更愿意配合的学员接受服务,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
为何强调志工的配合和团队凝聚力?
周学长:因为只有志工愿意配合并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康复。我们致力于营造一个互助互利的文化氛围,通过户外活动如登山来增进团队凝聚力,让志工在实践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价值和幸福感。同时,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了志工的专业能力,以及通过荣誉榜、表扬大会等方式强化团队纪律性和荣誉感。
---⭐️⭐️⭐️---
如何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志工参与进来?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招聘,包括平面媒体推广,确保各年龄段志工都有机会了解并加入。我们的课程设置年轻化,通过课程吸引年轻人,并在培训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新志工。
关于生姜的使用,我们确保采购的姜片符合安全规格,即便在马来西亚购买也会再次进行化验。吃姜的量因人而异,取决于体质、症状、姜的品质和气候因素。没有固定标准,建议根据个人特点调整,如若出现不适应减少用量,一般建议在服用热源类食品时配合良好的生活作息,如运动、晒太阳,以最大化吸收效果。
在使用姜等热源辅助调理时,为什么需要配合运动和生活作息?
因为当姜等热源与运动结合时,其产生的热量和效果会更持久且强烈。通过配合运动及生活作息,能够最大化这些转化的作用,实现身体机能的协调运作。如果不配合运动,仅仅依赖姜等热源,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使用姜或红参等热源,是否会设定具体的饮用量?
我们不会设定具体的饮用量,而是首先教育学员了解这些热源的作用原理,即提供身体所需的热能,并提醒他们观念的建立。同时,也强调即使是喝得少也可能出现一些病症反应,如红疹、头疼、便秘等,因此不鼓励盲目相信喝姜可以治百病的观点。
姜的功效是否如同汽油使汽车启动,需要身体运作才能发挥?
是的,姜的功效就如同汽油对汽车的作用,只有当身体处于运作状态时,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如果身体无法运作,即使将姜“倒进去”,也无法转化为能量和效果。
---⭐️⭐️⭐️---
为什么坚持举办基础概念课程,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推广方式来帮助学员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基础概念课程旨在深入浅出地传授基本观念,确保学员能够容易明白并回去后自行查阅手册复习巩固。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所学内容,从而在生活中取得积极效果。
---⭐️⭐️⭐️---
对于部分学员将吃姜、红参等作为提升体力的说法,如何看待?
这种说法被看作是卖产品或者直销产品的常见误区。作为教育推广方,应该引导学员理解原始理论,认识到因缘果的概念,并纠正这种神话产品功效的说法,强调要基于科学原理和个体体质来指导健康生活方式。
---⭐️⭐️⭐️---
---⭐️⭐️⭐️---
李学长
讨论了他们课程的全面安排,包括周末的理论学习与书法课程,目前已进行47期。他以幽默的方式提到,太太大量时间参与原始点推广和教育活动而非原律师事务所工作,被戏称为“不务正业”。
原始点课程内容丰富,不仅涵盖理论学习,还有急救演练和实践操作,强调在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能力。他特别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理论知识在关键时刻可能无法即时应用。他还提到,学员在课程中不仅学习新技能,还促进个人成长,相互帮助。此外,他还分享了健康和补给品的相关知识,强调健康生活方式与有效利用身体吸收能力的关联。他还谈到了课程的招生、评价系统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整体上,他的发言展示了马来西亚公益点在教育与健康领域的综合方法,以及对学员个人成长的重视。
---⭐️⭐️⭐️---
周学长
回顾了自第一期以来在推广原始点方法中的丰富经历,强调了为学员投入大量时间,而非仅仅关注患者,旨在让他们在康复道路上看到希望。
她指出,推广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教育学员正确理解并应用原始点方法,尤其是在学员对该疗法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此外,还需应对学员对接受按摩推和自我康复持有不同态度的多样性,并在教育与实践操作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教育和实践,成功提升了志工团队的凝聚力,并增强了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急救知识。最后,她强调了教育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分享了通过实际体验和教育方式增强志工及学员对原始点疗法理解与信心的经验。
---⭐️⭐️⭐️---
按推互动前签署同意书的重要性
在进行按推互动之前,必须让参与者签署同意书,这不仅是法律保护的需要,也是为了清晰界定活动的性质和责任。对话强调,由于按推活动并非医疗行为,而是教育性质的交流分享,因此通过签署同意书,可以避免被误认为医疗责任。此外,即使在意外情况下,如猝死,有同意书和免责声明的存在,可以提供法律上的保护,因为死因最终将由第三方医疗机构确定。因此,签署同意书是保护参与者和组织者免于不必要法律纠纷的重要措施。
---⭐️⭐️⭐️---
面对重症患者的挑战与应对
实际情况显示,真正需要紧急治疗的重症患者并不多。最近几周,遇到了两个非常严重的病例,一位是七十几岁的乳癌患者,另一位则是双腿全发黑且极度疼痛的患者。面对这些重症患者,尤其是独居老人,采取了教育和指导的方法,教授他们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自我护理,包括晒太阳、温敷和涂抹姜膏等。此外,还举办了工具分享会,让学员学习如何帮助独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对于部分患者,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跟进措施,包括电话预约和后续追踪,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持续的治疗和关怀。
讨论了面瘫和体伤症状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强调了按推患处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患处实际案例说明,直接处理患处的痛点能有效缓解症状,同时也需要考虑他处体伤的辅助治疗。讨论还提到了诊断手法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有效处理转的组织受损等问题,强调了全面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必要性。
讨论集中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按推方法及其可能引起的理解误区。强调了张医师早期提出的治疗方法,从患处周围找痛点进行治疗。然而,随着乳腺癌案例的增多,这种方法被一些人误解为仅针对肿瘤部位的直接按压,忽略了对患者个体差异和按压力度的考虑。指出,缺乏系统学习和基本概念的学员在操作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如按压导致出血或不确定力道是否恰当,从而产生信心不足或操作不当的情况。因此,强调了系统学习和理解治疗原理的重要性,避免仅仅模仿操作而忽视其背后的理论依据。
---⭐️⭐️⭐️---
系统学习与原始点诊断的重要性
讨论强调了在系统学习中,不仅需要关注患处处理等特定技能,还要注重体伤即组织运作的循环。原始点诊断因其关联性和相互影响的特性,需要有侧重点和明确的诊断依据,避免诊断过程的混乱。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如处理肿瘤时,可能需要直接处理患处,但诊断和处理过程需综合考虑,避免片面操作,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
张医师课程简化与手册规范的讨论
讨论集中于张医师最近课程的简化问题以及与手册规范的结合。参与者认为,尽管课程被简化以适应一般学员的理解水平,但手册作为标准和规范是不可或缺的。此外,也提到了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口误以及对某些医疗处理方法的反思和改进,如心脏急救和患处的应用。最终,强调了系统学习和理解基础的重要性,以及手册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作用。
---⭐️⭐️⭐️---
急救时的热能与按推配合问题
讨论了在急救过程中,遇到突发心脏问题时,如何同时处理热能不足和按推的问题。提到了热能和按推在急救中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操作中面临的挑战,如热能的迅速不足和身体各部位需要同时处理的难度。
还提到,尽管理论可以指导急救,但在实际操作中,各种复杂因素可能导致难以有效实施。此外,还比较了中西医在急救方面的不同方法,强调了促进身体循环的重要性。
---⭐️⭐️⭐️---
办公室职员突发状况急救经历
一名办公室职员在工作中突然不适,同事立即对其进行急救并呼叫救护车。尽管职工在过程中显得有些清醒,拒绝上救护车,但经过持续的急救措施,包括使用红外线灯和涂抹姜泥,一小时后开始恢复,逐渐出汗并清醒过来。同事分享了整个急救过程,强调了急救的重要性以及职工在极端情况下身体的反应。此外,还提到了职工在事发前的高强度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不眠、饮酒及情绪波动,这些因素可能促成了此次突发状况。
---⭐️⭐️⭐️---
面对突发的负面事件,如何应对家属可能提出的索赔问题?
遇到家属质疑或索赔时,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尽管我们的初衷是帮助他人,但不具备医疗性质,因此在无医疗动机的前提下,导致他人死亡是非常困难的。第三方机构会根据解剖结果给出死因,而非归咎于我们的按推行为。同时,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完善的同意书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此类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
学员上课是否也需要签署同意书,以及课程中有哪些安全保障措施?
学员上课时也需要签署同意书,并且课程中包含免责声明。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操作,我们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从法律层面来看,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如学员在按推过程中猝死,我们并没有直接责任,因为任何猝死事件都有明确的死因,可能是学员自身的健康问题导致。
---⭐️⭐️⭐️---
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是什么?
在推广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服务对象观念不足,将服务混淆为医疗服务,从而产生投诉等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加强科普教育,使服务对象理解并同意服务范围仅限于非医疗性质的推拿。此外,要有应对风险的专业态度和措施,例如通过调整同意书内容、完善服务流程等,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
对于遇到的问题,你们是如何借鉴成功模式并改进服务的?
我们学习并借鉴了全球公益团队中优秀典范的模式,强调体系化建设和服务的专业性。这包括职工培训、教育普及、医疗救助体系的建立以及风险规避策略。只有这样,推广的层面才能更广泛,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得到保障。
---⭐️⭐️⭐️---
在按推过程中,如果有人担心自己按错了或者按坏对方,你们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很常见,确实可能存在由于手法不当或不了解自身状况导致的担忧。在我们的模式中,我们会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和处理,如果对方刚开过刀,我们会建议先舒缓,而不是急于求成。对于新手,我们会避免一次性过度操作,并且在处理时会考虑到患者的体力状况和最需要什么,比如在必要时推荐使用姜粉泥等舒缓方式替代直接按推。
---⭐️⭐️⭐️---
遇到有志工因为按推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产生疑虑甚至害怕的情况,你们如何应对?
志工们有时会因为个别案例或误解而感到不安。我们通过分享经验和知识,以及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来解决问题。例如,有一位志工曾因按推不当导致患者昏迷,尽管这是个人行为而非机构行为,但我们对此表示遗憾,并提醒团队成员要加强专业培训和规范管理,确保以系统化的方式处理每一个案例。
---⭐️⭐️⭐️---
如果学员遇到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如何处理?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由于我们的环境限制,目前只能安排在星期六来参加课程,因为没有足够的轮椅可用。我们正在考虑如何建造一个电动滑道以方便患者上楼。
---⭐️⭐️⭐️---
针对患有患处病症的学员,如何进行治疗操作?在张医师的新观念中,对于患处的治疗有哪些重点方法?
对于有患处病症的学员,我们会优先关注患处并找出痛点进行揉开。通过实践发现,患处痛点的处理非常关键,很多患处病症的根本在于患处及周边组织受损导致的症状。根据张医师的新观念,治疗患处不仅包括温敷,还包括通过姜粉泥按推找出痛点并揉开。
我们鼓励学员培养观察力和诊断能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痛点,并同时处理患处及其相关联的身体部位。
---⭐️⭐️⭐️---
在学习原始点疗法时,为什么系统学习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操作?
如果没有系统学习的基础,操作者可能会对施术的力道、患者的反应等缺乏准确判断,导致信心不足且不敢进行有效操作。系统学习能够提供理论依据和诊断方法,避免仅凭直觉或片面理解去处理问题,从而减少错误和潜在风险。
---⭐️⭐️⭐️---
张医师的教学内容和手法是否有所简化,以及这种简化对学员的影响是什么?
张医师最近的课程有明显的简化趋势,但实际教学和手册中的规范依然严谨。对于一般学员来说,由于他们无法深入理解所有细节,仅靠简化后的课程内容可能会对诊断方法产生误解。因此,为了保证学习效果,需要将手册与讲座结合学习,并且要明确理解体伤、患处和诊断之间的关系。
---⭐️⭐️⭐️---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法和治疗方案?
是的,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反思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法,比如针对心脏急救的情况,可能未来会更加注重患处处理的运用,并对前胸和后背的按推方法进行修正。同时,也强调了热源在急救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身体的不同部位可能同时出现多种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和应对。
---⭐️⭐️⭐️---
面对紧急且复杂的现场急救场景,如何平衡体伤、热能和按推治疗的优先级?
在紧急情况下,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因为需要同时处理体伤、热能供给以及按推治疗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一个人往往难以兼顾所有环节。尽管理论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确实考验救治者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运气。不过,不论何种情况,促进组织运作循环(体伤)和补充热能,缓解症状都是救治的重要目标。
---⭐️⭐️⭐️---
您能否分享一个您亲自参与的急救案例?
当然可以。最近有一个职工在办公室发生意外,我及时到达现场并进行了急救。当时患者看似失去意识但仍有微弱反应,救护车到达后确认他仍然清醒,拒绝了上救护车。之后我们继续用原始点疗法进行救治,大约1小时后患者开始微微出汗并逐渐清醒过来。
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有没有感觉到疼痛,他的身体状况是怎样的?
患者在按压过程中没有表现出疼痛反应,而是感觉麻木,没有热感和能量。他的形容词是像从冰柜里拿出来一样冰冷,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热能严重不足,全身冰冷的状态。
这位患者最终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转危为安?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救,患者开始微微出汗并逐渐清醒过来,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示即使面临类似情况也不会感到恐惧,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已经接受了自己能够应对的事实。
这个案例中患者的具体病情是什么?可能排除了哪些严重疾病?
根据患者的描述和后续了解的情况,他的症状更倾向于是由比如应酬、连续工作、饮酒以及情绪压力等造成的身体不适。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